2020年樓市行情遠超預期,贛州中心城區熱盤銷售一片紅火,正當大家感嘆一房難求的時候,房價也在悄然生變。
每到年底,就會有很多網友在問,現在價格多少了?樓市明年房價走勢如何?是不是入手的好時機?還要再等下去嘛?萬一等到明年春天,房價又漲了呢?
近期,贛州樓市傳出3大信號,都在透露著房地產市場未來的走向。
信號1、高層定調,堅持房住不炒,市場平穩健康發展
信號2、樓市“分化”明顯,熱門區域面臨“房荒”
信號3、11月,還有新盤繼續入市!
一、高層定調!“房住不炒”仍是樓市調控主基調!
就在近期,中央發文定調:堅持房住不炒、租購并舉、因城施策,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這是房住不炒,首次寫入規劃文件中!對于十四五期間,房地產政策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!
不僅如此,銀保監會、人民銀行也在發力,嚴控資金用途,不得將小額貸款用于購房以及還房貸,間接調控樓市!
房住不炒首次提出,是在2016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。此后,多次重大會議中都提到了這一點。
然而這次,《建議》文件中繼續強調,房住不炒,將成為未來5-15年的長期政策,對于十四五的房地產發展等有積極的指導意義。
可以預判,未來的樓市,“房住不炒”的樓市基調會更堅定。
二、贛州樓市“分化”明顯,熱門區域面臨庫存不足
贛州在2015年到2018年經歷了房價的“上升期”,房價變化是怎么樣?我們今天看一組數據:
注:以上數據僅供參考,真實數據以房管局公布為準。
2015年,成交均價約5288元/㎡;2019年,成交均價約9483元/㎡;2020年前10個月,成交均價約10150元/㎡。
平穩上升,是這幾年贛州買房人的真實感受,大部分人奮斗一生可能只能買到一套心儀的房子。從今年的贛州房價走勢看,贛州房價依然保持穩中有升的走勢。
樓盤挺多,能買的房子卻不多
贛州在售樓盤乍一看挺多,可逐一排查你會發現,絕大多數樓盤都逃不過“待加推”和“尾房在售”兩大現狀。
這就意味著,如果你想現在買房,不是撿剩下的頂天立地,大概率就要等下一批加推。
如今贛州的新房市場分化表現尤其明顯,去化理想的樓盤羅列起來,特點尤其鮮明:
1、價格優勢
如“神速去化”的聯泰天璟項目,以均價10000元/㎡的價格,熱門的地段和受認可的品牌,成為蓉江新區炙手可熱的項目,備受置業者追捧。
星州灣·九境作為贛州紅盤,開盤即熱銷,深受置業者認可,項目最后一棟也已經推出,均價10500-11000元/㎡的價格優勢,演繹著屬于它的現象。
星洲灣九境開盤現場圖
2、規劃和配套優勢
提到規劃和配套,不得不想到今年大熱的蟠龍板塊和蓉江新區。
蟠龍板塊的各項配套已經趨于完善,并逐漸成長為教育、醫療、生態、交通俱優的區域。板塊內的樓盤有嘉!ら懈、龍興福居·極少墅、九里藍灣、銀宸公館等項目,以蟠龍板塊的配套和環境優勢,圈粉了一大批買房人。
嘉福樾府開盤現場圖
蓉江新區作為城市未來發展的市級主中心,區域內在售項目,聯泰天璟、富力現代城、嘉福新天地、新旅中書文旅城、毅德融城等,也非常搶手,去化速度快。
三、11月還有這些盤要入市
據統計,11月贛州待入市的項目有這些:
其實縱觀房價走勢,年底是一波可以下手的好時機,這個時候如果有實際購房需求,可以緊盯熱門板塊、熱門樓盤,關注位置、品牌,抓住機會上車。
從傳來的信號可以看出,“房住不炒”是硬性準則不會變,樓市雖然始終在周期變化,但大方向依然是穩。對此,你有什么看法,請在文章下方留言。
提示聲明:1、文內所含的所有設計效果圖僅供參考,規劃/外形/數據最終以實際或政府批文為準;2、本站部分資訊內容可能轉載自互聯網或其他媒體,轉載的資訊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立場或觀點,同時本站亦不對其內容的來源作進一步追溯。本站對轉載資訊的作者及媒體表示感謝,如轉載的資訊內容侵犯了來源媒體的利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
|
買房必看的房價大全!贛州100個樓盤最新在售情況匯總!(2020/11/28 10:30:43) 2020年11月22日贛州商品房成交備案統計 全市備案605套(2020/11/24 16:13:14) 2020年11月19日贛州商品房成交備案統計 全市備案410套(2020/11/24 16:01:06) 贛州嘉福萬達廣場:聽說贛州有人在烤駱駝......(2020/11/24 15:21:09) 15個副省級城市房價變化:深圳是長春7.6倍,4城在下跌(2020/11/24 9:32:56) 房價每年上漲不超5%!中國房價第四城出手了(2020/11/24 9:31:30) 房價比肩北上廣!海南買房為何首選三亞?(2020/11/18 10:01:51) 漲不動的不止70城房價,還有北方城市的GDP(2020/11/18 9:46:35) 10月70城房價出爐:贛州環比上升0.3% 同比上升4.2%(2020/11/16 9:41:27) 兩份重要報告,透露未來房價趨勢(2020/11/9 9:47:53) |